晨雾初散,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杨柳塘镇屯上村的青石板路上传来沙沙扫帚声。保洁员龙小兰弯腰捡起一张皱巴巴的广告单,仔细辨认后塞进随身布袋:“这种‘高薪招工’小广告专骗留守老人,见一张清一张。”在她身后,村干吴邦艳正挨户检查院墙,二人默契配合的身影,成为山乡文化守护的日常剪影。
屯上村充分发挥基层工作者贴近群众的优势,形成常态化巡查机制:通过3名包村干部联合5名保洁员组成的双重防线个村民组,累计清理违规小广告、不良印刷品37份。利用傍晚村民聚集时段,在晒谷场开展“小板凳课堂”,用方言讲解识别非法出版物技巧,覆盖留守群体110余人。“咱们扫大路不光要干净,更要‘干净’!”保洁员龙小兰拍了拍腰间工具包,里面除扫帚铲子外,还装着半口袋清理的违规广告。
在屯上村刻道馆内,志愿者龙金星正通过改编版《孙悟空智辨盗版书》情景剧,向38名儿童传授识别非法出版物的技巧。问鼎电子娱乐官网版下载孩子们用传统竹艺制作的“绿色阅读”书签,如今已成为130本留守儿童课本的“护苗卫士”。“这个徽章是用老门钉改的,我要戴着它提醒爷爷奶奶。”六年级学生吴凯展示着自制的“护苗小卫士”徽章。这种将非遗技艺与现代治理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让文化传承与文明守护相得益彰。
在村头古树的浓荫下,农闲时分总有人在此歇脚纳凉,近些日子已成为村民们的“清风议事角”。这处承载着代代乡愁的公共空间,如今化身“扫黄打非”的“民情前哨”。问鼎电子娱乐官网版下载村两委利用农闲时节组织村民用方言讲述“扫黄打非”故事,累计开展6场,参与超100人次。“以前觉得‘扫黄打非’是干部的事,现在知道守护乡风家家有责。”村民吴通贤说道。如今,村民主动清理不良信息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今年已自发清除违规广告63处。
无需电子屏幕闪烁,问鼎电子娱乐官网版下载不必智能设备轰鸣,杨柳塘镇凭借干部与保洁员的日常巡查、志愿者的点滴浇灌、古树下的议事声,让文明守护融入山乡肌理。这份浸润在日常劳作与生活细节中的坚守,正悄然滋养着山乡的文化沃土。(杨力)